石油价格战、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大流行、不断升温的政治贸易摩擦,再加上一连串的天气事件,这些无疑都让2020年变得空前艰难,给信用风险经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让他们不得不应对各个行业接连出现且备受关注的违约事件和破产危机。
影响信用的主要因素包括:部分领域的行业结构面临挑战、增长轨迹减弱、运营效率受损,同时监管重点发生了转移,资本支出力度减弱,现有融资渠道又十分有限。2020年,能源、旅游、休闲和酒店行业遭受重大打击,零售商店的低迷趋势则有所加剧。在许多债务违约案例中,投资者最终收益率均较低。
一场石油价格战导致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降,新冠疫情造成的需求减弱更是雪上加霜,这给能源公司造成了负面影响,而市场的低效则推动石油期货价格自有记录以来首次跌至负数。在2020年的美国破产案例中,能源公司占到近五分之一。
同时,新冠疫情导致各国关闭边境,造成航空客流同比下降逾60%,迫使许多酒店餐馆被迫关门,旅游业几乎陷入停滞。一些航空公司得到了本国政府的援助,还有一些则破产倒闭。
虽然各央行继续为货币市场提供大量支持(2020年总金额超过6万亿美元),但企业仍然需要管理好各自的现金流,而且一些财报显示,信用低迷状况将会在2021年持续。低利率已造成贷款和债券发行量接近历史高点,这可能会给投资者造成道德风险。鉴于目前全球负收益率债券金额在略高于16.8万亿美元的水平,投资者应如何在投入资本回报与资本本身回报之间做出取舍?如何设置相关目标?
2021年:未知坎途,荆棘丛生
2020年对市场而言是充满挑战的一年,2021年也不会轻松,信用风险经理需要对出现更多未知因素做好心理准备。各央行仍在表达对2021年全球增长及经济复苏潜在速度的担心。新冠疫情将继续对政府、企业和供应链构成威胁。通货膨胀压力或将浮现,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将会如此,不过就业市场的低迷以及部分劳动力价格的回落或能抵消部分通胀压力。在政府缩减支持性政策规模时,信用事件可能会继续出现。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已经表示,经济复苏势头正在减弱,建议央行和政府共同努力,为促进经济稳定提供更多支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各央行似乎有可能会继续提供市场支持。在2020年间被裁掉的许多工作岗位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会被填补。
欧洲央行近来披露了再买入5000亿欧元债券的计划,将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的期限延长至2022年3月份,并将继续支持各银行保持信贷流动,以此来支持欧元区经济挺过新冠疫情这段艰难时期。新计划的目标似乎是将政府、居民和企业的借贷成本维持在低位,同时让欧洲央行朝着直接以特定债券收益率和利差为目标的政策方向更迈进一步。货币政策的强硬派与温和派正就欧洲央行未来的支持力度展开对话,探讨这5000亿欧元是否仍在范围之内,还是应作为上限。
疫情可能会留下一些长期创伤。2020年许多国家经济都下降了5%到10%,预计2021年经济只会略有复苏。资本投资水平下降意味着,资本存量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低水平,生产率增长可能会因裁员、或是员工无法回到办公室和工厂而受到限制。
除了眼前的新冠危机,欧洲还面临一些长期问题。长久以来,欧元区各经济体之间的生产率水平一直有所分化,而生产率是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可持续来源。数字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企业造成日益严重的压力,迫使其进一步精简业务,这或许并不利于就业的全面复苏。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等压力也在持续加剧。
监管机构已注意到这些挑战。欧洲央行近来致信各家企业CEO,要求113家“重要金融机构”(即大银行)在2021年1月底之前做出回应,提交各自解决快速发展的信贷风险问题的计划,欧洲央行同时还表达了对于银行损失规模有可能超过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水平的担心。欧洲央行强调称,银行应改善流程并加强控制,确保数据及时更新,并增加使用前瞻性信用指标(例如,使用各时间点的违约概率,而不是依赖评级机构所使用的方法,后者覆盖整个信用周期,无法动态捕捉信用风险的增长或变化)。欧洲央行希望各银行积极评估财务指标,对违约概率、违约风险敞口和违约损失率进行量化计算,同时结合资本使用,并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IFRS 9)评估资本的减损情况。
持续演变的信用风险管理格局
在充满未知因素与挑战的时期,人们需要重新审视并改进风险管理基础设施。近年来,银行、资产管理机构和企业采用了各种信用风险管理办法,各机构因各自的优先事项不同而各有侧重点,这造成了多方面的差异,如风险情况如何确定,制定怎样的条款,设置多大的风险敞口,以及信用风险如何量化与管理。
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让各监管机构制定了更为详细的监管指南,还导致针对严谨分析工具和数据的需求不断增长。所有这些均旨在提供更稳妥的安全保障,帮助企业安然度过金融危机过后的市场重大变动,如更高的波动性、更加不可预测的经济周期,以及政治和贸易摩擦。更多的资本缓冲、各业务部门所使用的方法和数据更为一致,以及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和治理皆有所加强,这也让各银行受益。不过,尽管2021年的市场比2008年更有准备,能够更好地应对未知情况,但这些举措或许尚不足够。
升级风险管理系统意味着要改善现有分析工具,甚至还应降低成本。因此,为力争保住2020年来之不易的超额收益、并为参与度日渐提高的投资者提供解释,许多资产管理机构正积极购置并部署分析工具和数据集,以便更好地解释经风险调整的业绩,理解风险情景,并为之做好准备。企业虽然参与信用风险讨论的时间相对较晚,但也在想方设法去识别、评估、监测并控制自身业务的信用风险。企业关注的问题包括,供应链风险和业务风险,哪些客户有可能会拖欠债务,以及哪些银行可以被选择作为交易伙伴和风险对冲的合作方。
彭博解决方案
彭博多资产风险系统(MARS)中的信用风险功能利用彭博范围广泛的风险分析工具和丰富的数据集,对资产组合进行债务人和债务水平分析,可根据债务人的信用质量发出早期预警信号,并有针对大量公司的多种信用分析和情景分析(覆盖全球数十万家公司,数据每日更新)。
产品优势:
- 完全期限结构的违约概率和模型隐含信用违约掉期利差
- 评估所有相关债务的潜在违约损失率和回收率
拥有一个通用风险平台,配备稳定一致且覆盖广泛的分析工具和数据集,对满足企业需求而言至关重要。未来旅途充满未知因素,因而企业更应谨慎前行;在此环境之下,彭博解决方案作为有效工具,可助力企业识别、评估和监测估值、市场、信用及保证金/抵押风险。
本文根据彭博信用风险产品主管David Croen在Risk.net发布的播客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