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未来回头看,2019年必然是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高光时刻。中国债券首次纳入全球基准指数、国际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外汇局正式宣布取消QFII/RQFII的额度限制。政策安排、金融基础设施和市场坏境都在稳步提升,明日巨人正迈出脚步。
面对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复杂的市场环境,2019彭博卖方论坛邀请了监管机构、境外领先的投资机构以及拥有先锋经验的国内银行、券商,共话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新征程。
下面是论坛部分精彩内容回顾:
1. 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投资价值要从多角度分析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开放和纳入全球指数,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指数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市。一方面,追踪指数的长期投资会为中国债券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境外投资者看待人民币债券的价值与境内投资者不同,引入境外投资者能够很好地补充市场流动性。
天风国际证券副行政总裁邹传先生认为,在看待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投资价值时,一是可以从宏观层面去看中国市场的整体状况,发现短期机会;二是更多地考虑相对价值,即信用利差,以发现交易敞口;三是考虑外汇风险;四是考虑资产波动率。从现在的时点看,中国的信用债正面临一个敞开的窗口期。
2. 信用风险与信用衍生品交易
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人民币债券以国债居多,对信用债的投资意愿不够强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对中国市场发行主体不了解。对此,交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中心副总裁黄轶女士表示,相较于银行信贷业务,中国债券市场的整体违约比例并不高。但国内信用评级的整体质量还需提高,以更好的反映企业真实状况。与此同时,境外投资者可以尝试和市场参与者进行信用风险对冲,交通银行也在信用衍生品交易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3. 中国外汇市场愈发成熟,单方向预期减弱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但线性外推的现象越来越少,这是市场越发成熟的一个表现。鼎亚资本资深基金经理兼常务理事合伙人袁硕先生认为,在过去一年,人民币汇率主要受到贸易冲突的引导,基本面影响较小。此类信息更为随机,难以预测。然而,撇开贸易冲突,单就基本面而言,人民币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原因涉及到国际收支平衡,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
4. 更快更准的报价,是制胜的关键
最近几个月以来,债券通的月交易量已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相比今年二季度水平已翻三番,不仅表明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市充满信心,也显示中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已大幅提高。
在做市交易的操作层面,黄轶女士还分享了交通银行的实战经验。面对越来越多的境外客户和不同的业务需求,需要主动调整自身的持债策略,并配套一些衍生品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来对冲机构自身的持债风险。此外,境外机构对报价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彭博在人民币债券市场拥有领先经验和一站式解决方案,从交易流程管理系统到自动化报价引擎,以及债券一级市场交流平台,可以帮助境内主承销商将新债发行信息放到彭博终端,并与境外机构直接交流,快速完成交易。
图1: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市场二部总经理助理蒋睿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情况
图2: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发表主旨演讲:寻找利率之锚
图3:巅峰对话-乘风破浪:积极应对中国债市国际化新场景
(左起:彭博亚太区债券市场专家李琦、交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中心副总裁黄轶、鼎亚资本资深基金经理兼常务理事合伙人袁硕、天风国际证券副行政总裁邹传)
图4:彭博亚太区债券市场专家李琦分享中国债券市场现状和彭博人民币债券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