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结构性产品潜力:正当其时

价值7万亿美元的结构性产品市场再度崛起且规模相当可观。虽然结构性产品只占700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的1%,但其体量已经超过ETF市场(5.3万亿美元),是整个对冲基金市场的两倍有余(2.9万亿美元)。

十年前的金融危机令投资者撤离了更广泛的结构性产品市场,特别是特种衍生品工具(exotic instruments)。而过去一年,这类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出现了大幅提升。

原因显而易见。在利率处于超级低位(不少经济体的基准收益率为负)以及资本担保下滑的背景下,投资者更青睐于特种结构性衍生品和更高的风险,以便追逐更高的收益,而结构性产品将能提供可观回报。根据Lowes Financial Management的数据,2018年到期的381种结构性产品没有一个亏损。

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

结构性产品能带来多种好处,对占市场最大份额的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都具有吸引力,这类资产和散户投资者最为相关,主要是由于其有能力根据个人投资者的预期和风险偏好来定制资产组合。

灵活性,定制化

结构性证券可以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价值和表现基于标的资产,有可能是个股或指数。经验老到的投资者能够通过构建衍生品头寸来减少投资组合中其他产品的特定下行风险。

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计英国脱欧会对英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那么就可以构建一个结构性产品,押注英国股市下跌、英镑走低。但是因为不确定英国是否会走向无协议脱欧,就可以设定一个有条件的资本保护,一旦假设情境落空,该设计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虽然在金融市场没有万无一失的投资,但结构性产品至少能在做出市场预测的同时对某种特定风险予以对冲。这就是为什么其在散户投资者中如此受欢迎的原因,通常这类人的风险阈值也较低。

机构投资者的兴趣

定制化还可以使养老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策略性的使用结构性产品。不仅结果可以事先厘定,而且其本身具有的可预见性也使其既适用于投资,也适用于作对冲工具。

结构性产品越来越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投资者愿意接纳的结构性产品的资产种类有所增加。举例而言,ETF和策略指数正在想方设法地嵌入结构性产品。更多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还会构建包含不同资产类别标的的混合型结构性产品,从而实现各资产类别的融合。

种类日益广泛的标的资产中包括绿色投资,即所谓的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ESG)证券,这是目前市场中增长最快的资产之一。它不仅对那些希望把钱投入环保领域的散户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同时也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后者发现企业对气候变化和污染的风险意识正逐步增强。

技术提升

正如当代的所有事物,科技发展也令结构性产品受益。银行和交易员对这类证券的接受度比较缓慢,这是因为需要经过大量的计算和建模才能确定其是否正确。但新技术的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新的定价技术为构建最复杂的产品提供了所需的工具和处理能力。

不过科技仍有进步的空间。许多市场参与者,特别是买方,缺少一个可以在同一个投资组合中处理结构性产品和传统类别资产的系统。此外,这些市场参与者常常无法进行诸如压力测试和假设情境预测这样的必要分析。如果要为适合特定投资或对冲目标的投资组合设计最优产品,该分析至为关键。虽然结构性产品的前景向好,但是在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和管理前,结构性产品不太可能发挥全部的增长潜能。

即便如此,也需要对结构性证券的潜在市场有更准确的了解。这个责任落在了投资顾问的身上,面对对衍生品市场依然存在很大疑虑的散户投资者,投资顾问可以帮助释放散户的巨大投资潜能,

彭博提供的工具能够帮助实现这种变革。通过整合彭博衍生品库(DLIB)和彭博多资产风险系统(MARS),客户能够借助交易前工作流程中的回溯测试、情境分析和假设分析对产品加深了解。DLIB与彭博交易管理系统(TOMS)给客户提供端对端解决方案,允许他们以最先进的风险管理和周期运营方式来管理跨资产类别的交易。

尽管目前结构性产品只占全球金融市场总资产的1%左右,但投资热度却非常之大。机构和散户投资者投资的名义价值总和是对冲基金市场的两倍以上,甚至比ETF行业更大。随着对结构性产品的了解加深以及持续的科技进步,未来该市场将蓄势待发。

本文作者为彭博衍生品交易全球负责人Karim Faraj

亲身感受彭博终端带来的非凡体验 预约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