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10月27日,2021彭博亚太区买方论坛中国区专场在上海盛大开幕。伴随中国资管业的对外开放进程,超过100位来自中国和全球买方机构的高管、市场专家以及技术先驱亲临现场,还有跨区域的同行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观看,共同探讨全球资管机构在华发展机遇、中国市场大类资产配置策略、量化投资以及行业未来趋势。为买方赋能,迈向下一个十年。

人民币国际化和跨境业务蕴含巨大机遇

荷宝私募基金总经理晋美先生认为近十年来,中国资管行业的开放步伐稳健,并将全球资管机构在中国的发展机遇总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中国资管行业开放的相关政策和实际行动,例如今年5月颁布的《关于加快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若干意见》提出将上海打造成全球资产中心,有效提升了外资家机构和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此外,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以及市场环境、监管环境的持续完善,为国际投资者在中国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保障。其次在投资方面,全球资管机构拥有系统性的投资管理能力和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为中国市场、产品设计、研发等方面带来非常好的经验;ESG投资领域也是当前市场的关注重点;最后在业务方面,人民币国际化和跨境业务对资产管理公司来说蕴含巨大机遇。

荷宝私募基金总经理晋美先生发表主旨演讲

分论坛一:中国大类资产配置与投资

施罗德投资债券基金经理单坤先生对当前的大类资产走势进行了回顾总结,今年迄今为止,市场表现最好的是天然气(上涨128%左右),紧接着就是大宗商品(超过40%)以及全球的房地产(25%左右),此外就是发达市场股票(接近20%)。所以今年交易的主要是两件事情,其一是通胀,其二是欧美复苏。通胀短期内难以结束。对第四季度而言,投资者还需要应对市场格局的变化,关注全球供应链中断、欧洲能源结构、以及国内债务等问题,商品与股票市场都还有一定的机会。

美世中国副总裁、财富和投资业务总经理温易明先生重点谈到了ESG对资管行业的影响。一方面,美世投资的海外母公司已宣布今年在运营层面实现碳中和目标,投资层面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大部分投资组合的碳中和,对于底层基金公司,将会在产品方面进一步沟通和升级;另一方面,国内在底层规划、产品设计等方面也不断推出新政策,上海也要建立绿色金融中心。长期来看,符合ESG相关概念的公司将在海外投资者中得到更多关注;市场参与者本身也能在系统、流程、执行等层面得到优化。ESG将在投资组合层面和社会层面实现双赢。

国泰君安资管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兼投资研究院院长李少君先生对于当前市场信用风险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当市场开始关注到信用问题,也代表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在信用问题的背后更需要关注人口结构/比例的变化,老龄化将对市场带来长期、持续的改变;此外,在国内市场,信用常作为利率的一个增强型的品种,城投和地产挑起大梁。正是由于信用问题的暴露,产业端、人口端、经济结构端、资源配置端的方向都在调整,投资者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固收+”后面的蓝海,其中权益产品、REITs、风投等领域都有机会,这些机会反过来又补充了金融证券背后产业实体的总需求。

左起:彭博中国区外汇市场专家经纬、国泰君安资管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兼投资研究院院长李少君、施罗德投资债券基金经理单坤、美世中国副总裁、财富和投资业务总经理温易明

分论坛二:量化交流会暨大赛颁奖典礼

2021年彭博在中国市场举办了首届彭博量化大赛,将量化投资及其相关应用进一步在中国市场推广。其中20+中资金融机构参与了本届大赛,获奖名单及颁奖典礼详情,请在文末查看彭博量化大赛颁奖典礼盛况。其中的获奖团队微众银行、山西证券、华泰证券、中国银行(上海)的嘉宾在会场与我们分享他们的量化投资经验。

微众银行AI部门智能资管团队技术负责人殷磊先生谈到当前在投资领域,越来越多的基金都加入到量化浪潮中。用最简单的话概括,量化就是借助机器的算力打造出更精确的模型,并将合适的数据导入其中,得出更精准的预测结果。相对于传统投资而言,更精确地把握买卖时点,在交易流程中减少人的主观行为和情绪影响。再往前走一步,未来的计算机算力将会越来越强,智能化将成为重要生产力,更复杂的预测模型将被构建;此外,未来世界的感知力也会更加丰富,更丰富多元的数据会被应用到不同的场景和项目中去。

华泰证券信息技术部投研中心金融模型团队负责人王鞅先生认为广义的量化是一种思考方式,或者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逻辑,可以用量化的技术手段促进金融整体发展。专业的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量化的手段引入更多数据、更好的模型、有据可循地辅助决策,最终带来提速增效,促进市场进入良性循环。展望未来,量化将更加普及;平台化发展将是量化投资的必经之路。

中国银行(上海)高级交易员王文滨先生提到中国银行的量化团队不仅是策略量化,还有自建的交易系统。量化投资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交易的电子化、自动化;第二是程序化,其中包括策略、数据分析和整合,还有曲线的构建等等;第三层面则在于逻辑上的量化体系概念。对于未来中国量化行业的发展,不止在软件层面,更应该注重底层的基础科学,在通信行业、C语言开发等方面积极发展。

山西证券贸易金融部副总经理、商品及海外衍生品自营投资负责人李良琨先生及其团队主要关注商品领域,通过量化的方式和另类数据,把人脑思维方式放到盘面的实时价格发现过程中,发现错误定价。通过评估价格的性价比,做一些偏中高频的交易,同时又兼顾中长期趋势,致力于做到两者相对博弈平衡的状态。对于量化领域未来的发展,他总结了两个方向,一是对股权类资产以及周期相关资产的数据预测;二是商品市场的价格发现。

左起:彭博中国区数据业务经理卓霖、微众银行AI部门智能资管团队技术负责人殷磊、华泰证券信息技术部投研中心金融模型团队负责人王鞅、中国银行(上海)高级交易员王文滨、山西证券贸易金融部副总经理李良琨

分论坛三:人工智能与量化投资

海富通基金总经理助理兼量化投资部总监杜晓海先生分享了他的投资逻辑和经验。他认为,2017年是量化投资观念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市场偏向于传统的量化因子,但从2017开始,由于北上资金持续流入市场、国内机构头部化,高质量的股票受到更多关注,所以2017年之后的投资策略需要提升质量因子的比重。另一方面,受到全球低利率环境的影响,策略中还要考虑成长性因子。与此同时,近两年是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大发展的时代,全球低利率环境、信用风险暴露,使得投资者对稳健的绝对收益类产品的需求提升;另一方面,中国债券对于国际投资者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有着不可忽视的投资价值。

嘉实基金AI Lab副主任陈声利博士指出,人工智能在财富管理领域大有可为。第一,在未来的财富管理中,产品不缺,流量也不缺,缺的是有价值的投顾服务第二,真正有价值的投顾服务,是向前看的、算法驱动的、千人千面的“买方投顾”服务。第三,要实现“基金赚钱,基民也赚钱”,除了精选优质的基金产品,还需要帮助客户规避下行风险、穿越市场波动。第四,基金的配置,也是对风险的配置。如何前瞻性地识别风险,是做好基金配置的关键。而对风险的认知,更多来源于对波动的研究 (volatility) 。所以,好的基金配置,要同时用好fundamental、behavior这两条腿,才能走的更稳、行的更远。

平安科技投研咨询部负责人何力舟先生分享了平安科技和金融壹账通OCKYM平台在赋能委外投资方面的经验,首先是利用技术,进一步让成熟的体系更加系统化,实现可追溯、可测试,更加透明;二是基于数据、模型和算法去寻求差异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议一个丰富且需要不断完善和验证的指标库,然后通过观察,构建不同类型的因子。在深度方面,则需要将海量的数据降维、整理成可用的信息,可以通过人机结合或者更偏纯数理统计两种方式达到。

左起:彭博中国区买方市场专家汪洋、海富通基金总经理助理兼量化投资部总监杜晓海、嘉实基金人工智能投研中心(AI Lab)副主任陈声利、平安科技投研咨询部负责人何力舟

专题分享:彭博全新第三代全资产多因子模型 MAC3

彭博中国区投组管理业务代表孙俊凡女士简要介绍了彭博最新发布的MAC3全资产多因子模型。新一代模型在结合彭博第二代多因子模型的最佳特性上全面升级,帮助用户进行风险预测、组合优化和绩效归因。新一代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 模型每日更新,六个预测时间区间 (D, W, M, Q, A, LT)
  • 行业领先的因子结构,更好识别风险来源
  • 独家创新方法,解决传统模型中对纯因子组合风险高估的问题
  • QC流程和模型治理进一步强化提高
  • 聚焦区域模型,扩展覆盖范围
  • 模型的所有组成部分每日完整更新开放文件格式提供更多灵活性
  • 在投资决策、风险监测和客户沟通过程中,始终采用一致的方法

彭博中国区投组管理业务代表孙俊凡女士专题分享

买方论坛是彭博全球系列主题活动,专注为买方机构投资者构建经验分享和交流的平台。2021年彭博亚太区买方论坛将跨区域展开,为期三天的论坛将覆盖买方数据与科技、绿色金融、地缘与人口、跨境投资,以及量化投资等话题。点击观看视频回放

亲身感受彭博终端带来的非凡体验 预约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