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三成调查对象表示中国债券纳入全球指数是带动投资的首要因素

2019 年 2 月 28 日,香港、新加坡——彭博开展的一项面向香港和新加坡的银行与投资专业人士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市场参与者(67%)计划将在 2019 年投资中国境内债券。参与调查的 180 多位市场人士中仅有 8%表示今年将减持中国境内债券。

该调查是在上周彭博在香港和新加坡举行的“中国:探索新丝绸之路”投资者研讨会中进行的。研讨会上,180 多位市场参与者共聚一堂,探讨市值高达 12 万亿的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与投资机遇。

超过三成的调查对象选择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主要基准指数是其增加中国境内债券市场投资的首要原因。彭博早前确认, 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将从 2019 年 4月起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并将在 20 个月内分步完成。投资者还认为中国债券市场与其他发达市场的相关度较低,使其投资组合多样化是驱动其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彭博中国总裁李冰先生表示:“2019 年将是中国债券市场的转折点,有四大因素驱动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包括市场开放政策、市场接入渠道拓展、投资者的需求增加和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主要指数。而 4 月份即将到来的‘入指’则是投资者信心的真实写照,是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市场人士也在调查中表达了投资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的主要顾虑,包括信用风险(27%)和流动性问题(21%)。新加坡的市场人士则更关心操作层面的挑战(28%),将其作为第二大顾虑,包括交易时段、税费以及语言等。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CFETS)人民币市场部副总经理李梅静女士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持续、系统性地开放中国债券市场,提供更丰富的交易和对冲工具,让全球投资者更有信心投资中国债券市场。”

彭博近期针对中国债券市场,与 CFETS 直接连接,推出了彭博代理模式(CIBM Direct)与债券通模式(Bond Connect)两种接入渠道。首批交易已于 2019 年 2 月 21 日和 22 日达成。首批使用彭博 CIBM Direct 功能的境外机构为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和澳门国际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作为其境内结算代理行和交易对手方完成了共三笔同业存单交易。首批使用彭博债券通功能的境外机构为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和中银香港,分别与境内报价商中国银行完成了一笔交易。

在提供全球基准指数以及市场接入渠道的同时,彭博打造了一整套领先的分析工具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借助彭博 RMB 债券平台,投资者可以查询和分析中国债券市场的关键数据、收益率曲线和各种经济指标。彭博交易管理解决方案(TOMS)则方便做市商在彭博终端上提供定价信息,为全球投资者提供透明度。

关于彭博
彭博是全球领先的商业、金融信息和新闻资讯提供商,通过强大的集信息、专家及观点为一体的动态网络为全球决策者带来关键优势。彭博精于以创新的技术来快速、精准地传递数据、新闻和分析,这也是彭博终端的核心优势所在。依托彭博核心优势,彭博企业解决方案借助科技手段,帮助客户更加高效地实现跨机构的数据和信息的获取、整合、分发及管理。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bloombergchina.com,或申请产品介绍及演示。

亲身感受彭博终端带来的非凡体验 预约演示